中国未来的粮食安全与生态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粮食生产过程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

被引:13
作者
付恭华 [1 ]
鄢帮有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2]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粮食安全; 生态可持续性; 生态足迹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自然资源与农业生态可持续开发是保障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逐年增加。这不但加剧了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还给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利用计量模型测算出我国人口高峰时粮食安全背景下粮食生产活动的生态足迹,然后依据生态足迹指数法判断其生态可持续性状况。结果显示,按照目前的粮食生产模式依靠自给实现粮食安全,我国人均生态足迹指数将出现负值。这意味着我国农业生态将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解决我国"粮食-耕地"矛盾与"粮食-生态"矛盾,实现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把我国目前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粮食生产模式转向生态友好型的种植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改变我国依靠自给的粮食安全保障模式,通过适当降低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增加粮食进口缓解我国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这对我国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以及粮食安全政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550 / 15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未来粮食安全研究.[D].张燕林.西南财经大学.2010, 07
[2]   土地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机制 [J].
张小洁 ;
张忠潮 .
广东农业科学, 2012, 39 (20) :176-179
[3]   中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J].
李波 ;
张俊飚 ;
李海鹏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8-13
[5]   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 [J].
王祖力 ;
肖海峰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8) :65-68
[6]   宁夏粮食产量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J].
鲁欣 ;
秦大庸 ;
刘俊 ;
周祖昊 ;
胡晓寒 .
灌溉排水学报, 2006, (06) :65-70
[7]   基于生态足迹指数的中国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估 [J].
吴隆杰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6) :94-99
[8]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的生态足迹分析方法 [J].
曹新向 ;
梁留科 ;
丁圣彦 .
自然杂志, 2003, (06) :335-339
[9]   可持续农业及其指示因子研究进展 [J].
孔正红 ;
张新时 ;
周广胜 .
生态学报, 2002, (04) :577-585
[10]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84-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