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时空差异特征

被引:22
作者
任志远 [1 ]
李强 [1 ,2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教育学院人文环境系
关键词
能源生产; 能源消费; 时空差异; 重心变化; 测定与分析;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采用1978年以来近30年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及经济数据,对中国能源生产、消费重心及GDP重心变化进行了测定,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能源生产、消费与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①能源生产重心在逐步向西南方向移动,整个移动轨迹近似呈直线变化。揭示了中国能源生产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的差距有所减小,且东西方向差距减小的速度要比南北方向快。②能源消费重心也在向西南方向移动但波动较大,其中1998~2002年重心位置相对稳定,年度位置变化很小,说明各省区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基本相同。③GDP重心在经度和纬度上均有一定的波动性。④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重心的演变轨迹既具有一些重要的共同特点,也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与GDP重心的对比分析,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说明中国GDP增长中能源成本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318 / 13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关系研究 [J].
彭志龙 ;
吴优 ;
武央 ;
王海燕 .
统计研究, 2007, (07) :6-10
[2]   20世纪末期中国石油资源空间流动格局与流场特征 [J].
赵媛 ;
郝丽莎 .
地理研究, 2006, (05) :753-764
[3]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 [J].
管卫华 ;
顾朝林 ;
林振山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01-407
[4]   中国能源安全研究进展 [J].
蔡国田 ;
张雷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79-87
[5]   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 [J].
乔家君 ;
李小建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5, (01) :12-16
[6]   中国能源消费时空效应分析 [J].
姜巍 ;
张雷 .
金属矿山, 2005, (01) :65-70
[7]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孟斌 .
地理研究, 2004, (04) :530-540
[8]   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布局与模式研究 [J].
刘海滨 ;
王立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3) :401-407
[9]   基于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结构优化问题探讨 [J].
樊杰 ;
孙威 ;
任东明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402-411
[10]   从油气资源状况论我国未来能源发展战略 [J].
周总瑛 ;
唐跃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