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监测的中国及其周边现时地壳形变

被引:96
作者
王小亚
朱文耀
符养
游新兆
王琪
程宗颐
任金卫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2]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上海
[4] 上海
[5] 上海西安测绘研究所西安
[6] 武汉
[7] 北京
关键词
GPS; 板块运动; 现时地壳形变;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2 [重力学与地球形状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多个全国性的GPS监测网、中国地壳运动主要活动带的区域性GPS监测网以及亚太地区大地测量计划 (APRGP)的GPS监测网自 1 991年以来近 1 0年的GPS资料 ,通过旋转变换将不同方法得出的各个子网的速度解进行统一 ,给出一个自恰的、完整的ITRF97框架下的速度场综合解 .为了研究中国现时地壳运动在欧亚板块内形变的特征 ,基于一个现时板块运动模型ITRF97VEL ,给出了 3类网共 2 6 0多个站的形变速度场 .结果表明中国地壳运动有明显的不均匀性 ,以南北地震带为界 ,西强东弱 ;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强烈的冲挤 ,地壳运动由南向北逐渐减慢 ,呈现南北向缩短 ,东西向伸展 ,有明显的块体特征 ;喜马拉雅和天山西部分别提供了约 1 5mm a和 9— 1 3mm a的汇聚速率 ;拉萨块体有 (2 0 .2± 1 .2 )mm a的伸长 ;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的右旋走滑速率和阿尔金断裂的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 2— 3mm a和 4—6mm a,穿过龙门山断裂带的缩短速率小于 7mm a,这些都支持地壳增厚学说 ;沿阿尔金断裂带到喜马拉雅存在一个NNE弥散带 ,它是形变速度有东和西分量的分界线 ,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动力学带。中国东部以走滑为主 ,东北块体是中国最稳定的地区 ,华北块体具有较大走滑性 ,是东部较易变形区 .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ITRF96和ITRF97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 [J].
朱文耀 ;
韩继龙 ;
马文章 .
天文学报, 2000, (03) :312-319
[2]   中国福建及其边缘海域现时地壳运动定量研究——GPS、断层形变和水准等测量与震源机制结果的综合分析 [J].
周硕愚 ;
帅平 ;
郭逢英 ;
陈兆湟 ;
邓干金 ;
周昕 ;
陈园田 .
地震学报, 2000, (01) :66-72
[3]   利用GPS技术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的初步结果 [J].
朱文耀 ;
程宗颐 ;
熊永清 ;
许华冠 ;
黄立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5) :385-389
[4]  
Crustal motion of Chinese mainland monitored by GPS[J] . Wenyao Zhu,Xiaoya Wang,Zongyi Cheng,Yongqin Xiong,Qiang Zhang,Shuhua Ye,Zongjin Ma,Junyong Chen,Houze Xu,Ziqing Wei,Xi’an Lai,Jingnan Liu,Biaoren Jin,Jinwei Ren,Qi Wang.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 2000 (4)
[5]   Estimating regional deformation from a combination of space and terrestrial geodetic data [J].
Dong, D ;
Herring, TA ;
King, RW .
JOURNAL OF GEODESY, 1998, 72 (04) :20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