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断裂的第四纪活动研究(一)——现代活动概貌和活动断裂证据

被引:21
作者
C.R.艾伦
韩源
K.E.西
张步春
A.R.格拉斯比
朱成男
机构
[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地质及行星科学部
[2] 云南省地震局
[3]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变质带; 三迭系; 主干断裂; 断层错动; 哀牢山; 断层泥; 变质岩系; 第三纪; 断层带; 断裂带; 盆地边缘; 灰岩; 砂岩; 碎屑岩; 地层分布; 糜棱岩; 动力变质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红河断裂是中国主要的区域性大断裂之一。尤其是它的南段,线性构造表现十分显著,具有明显的走滑断裂的特征。从云南凤仪向东南延伸至中越边境总长约500公里的地段,沿断裂现代运动主要是右旋性质。红河断裂南段自(?)嘉南东的春元开始实际分为两支:一支为紧靠哀牢山变质带的主干断裂;另一支是发育在其东北侧的新沉积物中的分支断裂。前者在新生代初期有过比较强的垂直差异运动,现在则主要反映在掀斜运动上。后者则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是现代表现最活动的一支。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