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光谱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识别栽培、野生黄芩和粘毛黄芩

被引:25
作者
徐永群
孙素琴
周群
蔡少青
机构
[1] 清华大学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系,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大学生药系北京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化学系,湖北黄冈,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FTIR; 模式识别; ANN; 栽培黄芩; 野生黄芩; 粘毛黄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71 [植物药];
学科分类号
100703 ;
摘要
为了识别栽培黄芩、野生黄芩和粘毛黄芩 ,采用非线性 线性、线性 线性、非线性 非线性三种模式的人工神经网络 (ANN)分别分析各种黄芩的红外谱。我们采用 4 2个样本作训练集 ,34个样本作检验集 ,用各种模式的ANN进行了监督性训练。当训练目标误差平方和定为 0 0 1时 ,各类ANN对训练集中三类黄芩样本识别的正确率均为 10 0 % ,但对检验集样本识别的结果各不相同 ,其识别的正确率与隐含层节点数S1有关。我们发现当S1较大时 ,识别正确率反而下降 ,可能此时网络的非线性程度过高 ,使其不适合于该类样本集的训练。线性—线性型ANN识别的结果随S1的变化不很大 ,但识别的正确率不高 ,基本在 85 %左右。非线性—线性型ANN识别的结果最佳。当S1为 3时 ,其识别正确率超过了 97%。因此该法可用以简便、快速、准确地识别这三种黄芩药材。
引用
收藏
页码:945 / 94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共价键长的变化规律及计算 [J].
徐永群 ;
陈年友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1, (02) :161-165
[2]   BP神经网络计算法及共价键长计算的研究 [J].
徐永群 ;
陈年友 ;
朱怡权 ;
李鑫 .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2000, (06) :513-517
[3]   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无损鉴别植物生药材 [J].
孙素琴 ;
周群 ;
张宣 ;
王钊 ;
郁鉴源 .
分析化学, 2000, (02) :211-214
[4]   FTIR直接鉴别植物生药材 [J].
孙素琴 ;
张宣 ;
秦竹 ;
胡鑫尧 .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1999, (04) :31-34
[5]   不同生长年限黄芩中黄芩甙含量测定 [J].
张齐家 ;
王启迪 .
中医药学报, 1998, (05) :35-35
[6]   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甙及元素的含量比较 [J].
郑育平,吴万征,李朝晖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6, (03) :55-57
[7]   河南栽培黄芩与野生黄芩成分的对比分析 [J].
冯卫生,冀春茹,杜天信,秦山林 .
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4, (04) :5-8
[8]   黄芩研究概况 [J].
周长征,李建秀 .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4, (03) :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