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41
作者
胡建利 [1 ,2 ]
王德建 [1 ]
王灿 [1 ]
孙瑞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常熟农业生态国家野外研究站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化肥; 猪粪; 水稻; 产量构成; 空间变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站的养分循环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利用单个生长季的数据研究不同施肥制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单穴有效穗数、单穗粒重和单穴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产量构成及其稳定性与水稻孕穗期植株的养分含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有利于水稻有效穗数的形成,N处理的单穴有效穗数比CK处理多4.2穗,比NP和NPK处理分别多0.9穗和0.7穗;施用氮肥显著降低水稻单穗粒重,氮磷配施可以协调水稻单穴有效穗数和单穗产量之间的矛盾,获得较高的单穴产量。施用猪粪可以增加水稻的单穴有效穗数和单穴产量,但不会降低水稻的单穗平均粒重。施肥处理仅对水稻单穴有效穗数的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对单穴产量和单穗平均粒重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CK、N、NP、NPK处理单穴有效穗数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9.5%、17.9%、18.3%和22.9%,施用钾肥会显著增加水稻单穴有效穗数空间变异。施用猪粪对3个指标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水稻3个产量构成因素及单穴有效穗数标准差与水稻孕穗期茎秆和根系养分含量间具有较好的线性拟合关系,单穴有效穗数变异系数与水稻植株钾含量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氮素调控对水稻子粒相对充实度的影响及子粒相对充实度与产量形成和品质的关系 [J].
赵全志 ;
殷春渊 ;
宁慧峰 ;
陈静蕊 ;
乔江方 ;
刘辉 ;
杨海霞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7, (02) :128-133
[2]   氮钾肥配合对沿淮地区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J].
詹其厚 ;
陈杰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2) :50-52
[3]   红壤性水稻土施肥的产量效应及与气候、地力的关系 [J].
黄欠如 ;
胡锋 ;
李辉信 ;
赖涛 ;
袁颖红 .
土壤学报, 2006, (06) :926-933
[4]   太湖地区黄泥土水稻适宜施氮量研究──长期定位试验 [J].
郭汝礼 ;
杨林章 ;
沈明星 ;
殷士学 ;
张志勇 .
土壤, 2006, (04) :379-383
[5]   不同地力条件下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J].
刘艳阳 ;
张洪程 ;
宋浩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浙江农业科学, 2006, (03) :300-302
[6]   不均衡施肥对紫色土稻麦产量的影响 [J].
李红陵 ;
王定勇 ;
石孝均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487-490
[7]   水稻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动态特征 [J].
柳新伟 ;
孟亚利 ;
周治国 ;
曹卫星 .
作物学报, 2005, (04) :451-455
[8]   稻田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对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生产力的影响 [J].
王凯荣 ;
刘鑫 ;
周卫军 ;
谢小立 ;
R.J.Buresh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6) :1041-1045
[9]   有机肥和化肥长期配合施用对土壤及不同粒级供氮特性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土壤学报, 2004, (01) :87-92
[10]   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对红壤稻田土壤氮素供应和水稻生产的影响 [J].
周卫军 ;
王凯荣 ;
张光远 .
生态学报, 2003, (05) :9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