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人工苗种的放流增殖

被引:11
作者
牟绍敦
李庆彪
张晓燕
机构
[1]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苗种; 岩礁; 栖息密度; 资源量; 资源规模; 刺参; 刺人参; 平均体长; 稚参; 放流增殖; 幼参;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1986.03.00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为探讨刺参增殖的途径与方法,早在1974年,我所曾在青岛栈桥以西建立人工投石区。1975年秋,放流体长0.5厘米的人工参苗,经过2—3年养成达到商品规格。试验表明,这是一种增加刺参资源的积极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我省自然条件来看,适于刺参栖息的岩礁浅海达10万亩以上,除大量投石放流苗种增殖外,能否直接利用自然岩礁、石块或大叶藻、马尾藻区进行苗种放流增殖工作,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1981—1983年我们在乳山县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试验区设在县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刺参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研究 [J].
陈宗尧 ;
牟绍敦 ;
潘长荣 .
动物学杂志, 1978, (02)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