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酶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31
作者
雷泞菲
苏智先
陈劲松
机构
[1] 四川省环境科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学院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2] 四川南充
关键词
同工酶; 植物研究; 应用;
D O I
10.16246/j.issn.1673-5072.2000.04.005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学研究和植物学实验];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同工酶在各种生物体内普遍存在 ,是生物化学 1个重要研究内容 ,同工酶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 1个非常有力的工具 ,在农、林、医及生物学各个领域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白皮松形成层的活动周期及其多糖贮量和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 [J].
张仲鸣 ;
崔克明 ;
李举怀 .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10) :926-932+993
[2]   白皮松形成层活动周期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J].
崔克明 ;
张仲鸣 ;
李举怀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2) :54-61
[3]   濒危植物多辐溲疏柠檬酸脱氢酶同工酶分化的数量分析 [J].
何平,谈锋,邓洪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06)
[4]   盐胁迫下大豆超氧物歧化酶的变化 [J].
陈一舞 ;
常汝镇 ;
邵桂花 ;
闫淑荣 .
作物学报, 1994, (03) :363-367
[5]   玉米超氧物歧化酶酶谱型的遗传分析 [J].
庄炳昌 ;
刘显华 ;
王玉民 ;
徐豹 .
作物学报, 1994, (01) :126-128
[6]   应用同工酶进行宽皮柑桔分类及其进化研究 [J].
方德秋 ;
章文才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2, (04) :305-312
[7]   西藏和埃塞俄比亚大麦6个同工酶位点遗传变异的对比分析 [J].
张启发 ;
戴先凯 ;
M.A.Saghai Maroof .
遗传学报, 1992, (03) :236-243
[8]   棉花雄性不育“三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J].
邱竟 ;
张久绪 .
作物学报, 1991, (05) :376-380
[9]   红松群体内和群体间同工酶变异的研究 [J].
杨一平 ;
王述礼 ;
尹瑞雪 .
林业科学, 1989, (03) :201-208
[10]   玉米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产量的关系 [J].
戴景瑞 ;
罗美中 ;
韩雅姗 .
作物学报, 1989, (03) :193-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