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吉桑油气聚集带是吐鲁番坳陷的主要油气聚集带之一。该区油气分布是同一套烃源岩两期生烃、成藏的结果。中燕山运动时期 ,丘东凹陷的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 ,以生成轻质油为主 ,通过断层向位于生油凹陷中的温吉桑构造带供源。此时丘东背斜尚未形成 ,油气由北向南方向运移 ,轻质油在运移过程中以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喜山运动时期 ,丘东凹陷和温吉桑构造带进一步深埋 ,烃源岩以生成凝析气为主 ,同时由于挤压作用形成了丘东背斜。油气沿由北向南方向运移 ,凝析气运移过程中以地层层析作用为主。同期形成的丘东背斜只捕获了该时期生成的凝析气 ,形成纯的凝析气田。米登背斜由于聚集了中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轻质油 ,只在其较深的层系中形成凝析气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