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坳陷温吉桑油气聚集带成藏机理研究

被引:2
作者
罗红军
徐树宝
杨茂源
王鹏志
机构
[1] 中油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油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中油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二钻井工程处!陕西庆阳
关键词
吐鲁番坳陷; 温吉桑油气聚集带; 成藏机理; 油藏地球化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温吉桑油气聚集带是吐鲁番坳陷的主要油气聚集带之一。该区油气分布是同一套烃源岩两期生烃、成藏的结果。中燕山运动时期 ,丘东凹陷的生油岩进入生油门限 ,以生成轻质油为主 ,通过断层向位于生油凹陷中的温吉桑构造带供源。此时丘东背斜尚未形成 ,油气由北向南方向运移 ,轻质油在运移过程中以氧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喜山运动时期 ,丘东凹陷和温吉桑构造带进一步深埋 ,烃源岩以生成凝析气为主 ,同时由于挤压作用形成了丘东背斜。油气沿由北向南方向运移 ,凝析气运移过程中以地层层析作用为主。同期形成的丘东背斜只捕获了该时期生成的凝析气 ,形成纯的凝析气田。米登背斜由于聚集了中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轻质油 ,只在其较深的层系中形成凝析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1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