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下石盒子组-山西组成岩作用与储层的关系

被引:40
作者
胡江柰
张哨楠
李德敏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石油系!成都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储层性质;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杭锦旗断阶、塔巴庙地区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的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 ,砂岩孔隙逐渐减少 ,胶结作用成为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但早期形成的胶结物同时又增加了岩石抵抗压实作用的能力而有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不同产状的高岭石对储层孔隙的贡献不同 ,生长于长石溶孔中的自生高岭石 ,自形晶极好且堆积松散 ,保留了良好的晶间隙 ,对孔隙贡献较大 ;而长石蚀变而成的高岭石 ,堆积紧密 ,晶间隙极小 ,对孔隙贡献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川西坳陷J3p组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研究 [J].
艾华国 ;
兰林英 ;
曾小英 ;
柳梅青 .
天然气工业, 2000, (02) :21-26+9
[2]   川西致密砂岩的石英次生加大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张哨楠 ;
Hairuo Qing ;
K.Bjorlykke .
地质论评, 1998, (06) :649-655+675
[3]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 1986
[4]  
沉积岩石学[M]. 地质出版社 , 刘宝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