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强度下高寒草甸植被特征和土壤养分变化研究

被引:126
作者
王向涛 [1 ,2 ]
张世虎 [2 ]
陈懂懂 [2 ]
谈嫣蓉 [2 ]
孙大帅 [2 ]
杜国祯 [1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2] 兰州大学干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放牧强度; 功能类群; 土壤理化性质; 植物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放牧作为最主要的生物干扰因子之一,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和土壤的生态进程。在自然放牧条件下,通过不同放牧强度的比较试验,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成分及地上群落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合理的放牧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加大,地上总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在封育样地最高,在重牧样地最低,而封育、轻牧、中牧样地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并没有显著的差异;禾草和莎草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盖度在中牧条件下最高。与轻牧、中牧和封育样地相比,重牧样地的杂草有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盖度;5月份土壤含水量随放牧强度增加而减少,7月份、9月份则相反;封育、轻牧、重牧样地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中牧样地(P<0.05);在整个生长季节,重牧样地的pH值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封育?轻牧?中牧3个样地pH值没有显著差异;在整个生长季节,封育、轻牧、中牧、重牧4个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趋于下降,其中封育、轻牧、中牧3样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都显著高于重牧样地(P<0.05);土壤的全氮含量在各放牧样地里并没有显著变化,而土壤氨态氮、硝态氮则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随着放牧强度的加大而增加;在整个生长季节里全磷含量最大值都出现在中牧样地里,速效磷含量表现出了和全磷一致的结果。因此,适度放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土壤养分以及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当高寒草甸由于退化导致生物量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严重后果时,围栏可以作为有效的恢复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高寒草甸放牧扰动与两种植物的反应研究 [J].
刘建秀 ;
朱志红 ;
郑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2043-2047
[2]   江河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场的形成过程与综合治理 [J].
周华坤 ;
周立 ;
赵新全 ;
刘伟 ;
严作良 ;
师燕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51-55
[3]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4]   21世纪初我国草地生态学研究展望 [J].
梁存柱 ;
祝廷成 ;
王德利 ;
吕新龙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6) :743-746
[5]   放牧强度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J].
张蕴薇 ;
韩建国 ;
李志强 .
草地学报, 2002, (01) :74-78
[6]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2, (01) :20-22
[7]   不同牧压强度对草原土壤水分、养分及其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J].
张伟华 ;
关世英 ;
李跃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0, (04) :62-65
[8]   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影响 [J].
李香真 ;
陈佐忠 .
草地学报, 1998, (02) :90-98
[9]   土壤的自动调节性能与抗逆性能 [J].
陈恩凤 ;
周礼恺 ;
武冠云 ;
赵晓燕 ;
王正平 .
土壤学报, 1991, (02) :168-176
[10]   青藏高原及其四周的近代气候变化 [J].
汤懋苍 ;
李存强 ;
张建 .
高原气象, 1988, (01) :3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