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监”与“督”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吴秋生
郭檬楠
机构
[1] 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监督; 国企审计质量;
D O I
10.16339/j.cnki.hdxbcjb.2018.05.014
中图分类号
F239.44 [国家审计];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120202 ;
摘要
利用2010-2017年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审计结果公告,以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导向,从国有企业审计查出问题数量与处理处罚金额两个方面出发,研究国家审计"监"与"督"关系的处理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并据此构建更有效测度国企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研究发现:国企审计查出问题数量即"监"的情况与国企资产保值增值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处理处罚金额即"督"的情况能显著促进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这说明,国企审计不能仅满足于"监",而应当努力进行"督"。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已有研究文献,使用国企审计处理处罚金额与查出问题数量的比率作为国企审计监督质量的测度指标更直接和有区分度,以此为依据进行国企审计相关研究,可提高研究的科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家审计能抑制国有企业过度投资吗? [J].
王兵 ;
鲍圣婴 ;
阚京华 .
会计研究, 2017, (09) :83-89+97
[2]   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定价:顺风车还是警示灯?——基于我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李青原 ;
马彬彬 .
经济管理, 2017, 39 (07) :149-162
[3]   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国有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吗? [J].
褚剑 ;
方军雄 .
会计研究, 2016, (09) :82-89
[4]   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任免征求上级意见提高审计质量了吗?——来自我国地市级审计机关负责人任免的证据 [J].
吴秋生 ;
郭檬楠 ;
上官泽明 .
审计研究, 2016, (04) :28-34
[5]   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 [J].
晏维龙 ;
韩峰 ;
汤二子 .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6, 31 (02) :3-13
[6]   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与实践逻辑 [J].
刘家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09) :64-83+204
[7]   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 [J].
李江涛 ;
曾昌礼 ;
徐慧 .
审计研究, 2015, (04) :47-54
[8]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信息观 [J].
张立民 .
会计之友, 2014, (36) :4-9
[9]   政府审计与国企治理效率——基于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蔡利 ;
马可哪呐 .
审计研究, 2014, (06) :48-56
[10]   中国式经济增加值考核是否会导致投资不足 [J].
李琦 .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 35 (03) :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