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日变化观测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发兵
胡维平
杨龙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太湖; 水-气界面; 碳通量; 日变化;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4.02.013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利用静态箱观测法对春季太湖不同生态类型(藻型、草型)的湖区春季水-气界面碳通量进行了昼夜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水-气界面碳通量存在显著日变化规律,其极值均出现在凌晨5:00和下午2:00左右,但不同湖区碳通量的日变化存在明显差异。在富营养化较严重的梅梁湾湖区,昼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汇,其平均碳通量为-7.74 mg/(m2h),夜间主要为大气CO2的源,其碳通量为5.32 mg/(m2h);湖心区域,夜间为大气CO2的源,日间在源和汇间波动。而在水质较好的东太湖区域,昼夜均为大气CO2的源,其平均碳通量为11.63 mg/(m2h)。
引用
收藏
页码:186 / 1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碳循环的初步估算 [J].
桑卫国 ;
马克平 ;
陈灵芝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543-548
[2]   生物泵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J].
金心 ;
石广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1, (05) :683-688
[3]   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对大气CO的汇 [J].
严国安 ;
刘永定 .
生态学报, 2001, (05) :827-833
[4]   贵州草海湖泊系统碳循环简单模式 [J].
陈毅凤 ;
张军 ;
万国江 .
湖泊科学, 2001, (01) :15-20
[5]   关于水气界面处的气体传输 [J].
贾复 .
力学进展, 2000, (01) :66-76
[6]   东海表层水二氧化碳及其海气通量 [J].
张远辉 ;
黄自强 ;
马黎明 ;
乔然 ;
张滨 .
台湾海峡, 1997, (01) :37-42
[7]   贵阳郊区水稻田甲烷释放通量的研究 [J].
曹景蓉,洪业汤 .
土壤通报, 1996, (01) :19-22
[8]   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的计算 [J].
韩舞鹰 ;
容荣贵 ;
黄西能 ;
吴林兴 ;
王汉奎 .
热带海洋, 1989, (04) :16-21
[9]  
大气化学[M]. 气象出版社 , 王明星 著, 1999
[10]  
Land and water interface zones[J] . John P. Downing,Michel Meybeck,James C. Orr,R. R. Twilley,H. W. Scharpenseel.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 . 199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