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因性原则之考古

被引:8
作者
徐涤宇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无因性原则; 物权行为; 无因债务; 不当得利制度;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5.03.004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对于无因性理论,应该以一种历史实证主义的态度去了解其发生和转型。罗马法上的抽象性原则在法律构成和效果方面与现代无因行为大致相近,但主要和具有宗教意义的形式主义密切相关。德国法上的无因性原则原本是法学家理论分析之抽象思维的结果,在最初的意义上,它并非基于功能论或目的论等法政策上的考虑而被创设,而是对请求给付之诉(不当得利制度之罗马法上的渊源)进行解释的产物。因此,无论是否定还是支持无因性理论,都不能以唯心主义的立场,浪漫地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去理解其本初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合同概念的历史变迁及其解释 [J].
徐涤宇 .
法学研究, 2004, (02) :57-70
[2]   再谈物权行为理论 [J].
孙宪忠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25-135+207
[3]  
罗马法教科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意)彼德罗·彭梵得(PietroBonfante)著, 2005
[4]  
十九世纪德国民法科学与立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霍尔斯特·海因里希·雅科布斯(HorstHeinrichJakobs)著, 2003
[5]  
《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法)莱昂·狄骥(LeonDuguit)著, 2003
[6]  
罗马法词典[M]. 法律出版社 , 黄风编著, 2002
[7]  
物权行为理论研究[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田士永著, 2002
[8]  
无因债权契约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陈自强著, 2002
[9]  
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苏永钦著, 2002
[10]  
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黄茂荣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