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及其控制因素:以湖南郴州礼家洞为例

被引:15
作者
刘再华
吴孔运
汪进良
李强
孙海龙
韩军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非岩溶水(外源水); 化学溶蚀; 物理侵蚀; 侵蚀速率; 流速; 石灰岩; 白云岩;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6.01.012
中图分类号
P592 [水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4年2月、9月、12月和2005年3月,利用澳大利亚产的微侵蚀计(M EM,M icroe-rosion m eter)对湖南郴州礼家洞观测点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包括石灰岩和白云岩)试块进行了侵蚀速率的精确测定,共取得数据1550个。用SPSS应用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中的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异常的高,最大的达到了13.6mm/a。在每次测量碳酸盐岩侵蚀速率的同时,使用德国WTW公司生产的MultilineP3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每个碳酸盐岩试块放置点的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现场监测,并取回水样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阴阳离子浓度。通过对这些水化学资料的分析,发现礼家洞非岩溶流水的侵蚀能力很强,表现在水的CO2分压很高(可达到12882Pa),而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很低(分别达到-4.78和-10.35)。对比发现,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与其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即水中方解石和白云石的饱和指数愈低,碳酸盐岩的侵蚀速率就愈高。此外,观察发现,碳酸盐岩试块本身的结构特别是本试验中白云岩的粗晶结构对其侵蚀速率有巨大的影响,反映了机械侵蚀(流水的物理搬运)对侵蚀速率的贡献(可达90%以上),这与传统的将碳酸盐岩试片放入土壤中测得的主要是化学溶蚀速率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福建龙岩龙石空洞发育双酸模式 [J].
宋林华 ;
王静 ;
林钧枢 ;
李福海 ;
张咏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3, (05) :524-531
[2]   珠江流域的化学侵蚀 [J].
高全洲 ;
沈承德 ;
孙彦敏 ;
易惟熙 ;
邢长平 ;
陶贞 .
地球化学, 2001, (03) :223-230
[4]   岩溶峡谷区溶洞发育特征及水动力条件 [J].
杨明德 .
中国岩溶, 1998, (03) :5-13
[5]   中国西南部的岩溶及其与华北岩溶的对比 [J].
袁道先 .
第四纪研究, 1992, (04) :352-361
[6]  
岩溶学词典[M]. 地质出版社 , 袁道先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