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言法语的规范化(性)——一个基于近代中国语境的历史法学解释

被引:6
作者
许章润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言法语; 规范化; 历史源头; 成因; 后果; 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055 [法律语言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本文梳理现代汉语的法律表意系统的历史源流,分析三类法律语词的成因、后果与背景,特别是此刻遭遇的问题,旨在促进汉语法律表意系统的专业性和规范化,进臻精准与雅致,而以实现中国这一政治法律时空中生活世界、规范世界与意义世界的协和不悖为指归。经此作业,旨在说明,所有的意义世界都必须找到自己的语言表达空间,才能赋予民族生活以文明衣钵,因此,对于法律语言的规范化(性)的研究,正是汉语表意系统之为一种"法言法语",赋予中国法律文明的意义世界以自己的语言形式,裨其足能担当规范世界的表意之用的最后一役,也是刻下中国法律人不得不面对而终需完成的历史使命。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4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法官后语”论——兼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商榷 [J].
张建成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6, (03) :100-104
[2]  
法律中的模糊性[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恩迪科特, 2010
[3]  
现代中国的国家理性[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许章润, 2010
[4]  
法社会学原理[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 埃利希, 2009
[5]  
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王怡著, 2006
[6]  
教会法研究[M]. 商务印书馆 , 彭小瑜著, 2003
[7]  
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M]. 三联书店 , 林毓生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