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以来我国新增耕地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年均新增耕地总量减少10.6万ha,下降31%,其中未利用土地开发减少44%,土地复垦整理大幅增加。同时,不同地区新增耕地结构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生态脆弱区与荒地集中开垦区未利用土地开发数量下降幅度大。研究表明,1998年以来行政与经济激励相结合的生态退耕政策、灾毁耕地补充政策以及其他土地财政制度对不合理的土地开发行为产生了明显的抑制效应,促进了土地破坏区的生态重建与中低产田区改造,从而使新增耕地资源结构产生显著变化。未来我国土地管理制度建设应更加注重经济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