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Ⅵ)废物堆放场所土壤/地下水的污染特点及土著微生物的初步生物解毒实验研究

被引:23
作者
常文越
陈晓东
冯晓斌
赵光晖
邵春岩
机构
[1]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2]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沈阳
[3] 沈阳
关键词
含铬(Ⅵ)废物; 微生物还原; 生物解毒;
D O I
10.16803/j.cnki.issn.1004-6216.2002.06.011
中图分类号
X131 [环境污染化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通过分析含铬 (Ⅵ )废物堆放场所引起的土壤 /地下水污染特点 ,说明含铬 (Ⅵ )废物污染的潜在与长期危害不容忽视。在污染土壤中进行土著微生物的筛选与初步应用实验 ,其中的土著真菌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仅用 2 3d就使铬渣浸出液的六价铬浓度从 115 1.2 /mg·L-1下降到 10 .9/mg·L-1,具有良好的生物解毒作用 ,为含铬 (Ⅵ )废物的处置及污染土壤的修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沈抚灌区土壤生态恢复途径初步研究 [J].
陈晓东 ;
常文越 ;
冯晓斌 ;
孙俊 ;
邵春岩 .
环境保护科学, 2002, (02) :33-35
[2]   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J].
周加祥 ;
刘铮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0, (04) :52-56
[3]  
21世纪初期中国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研究.[M].陈传宏;田保国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4]  
电镀污泥及铬渣资源化实用技术指南.[M].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