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新发展格局下的科技自立自强:理论内涵、主要标志与实现路径
被引:31
作者
:
陈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曦
[
1
]
韩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韩祺
[
2
]
机构
: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2]
不详
来源
:
宏观经济研究
|
2021年
/ 12期
关键词
:
新发展格局;
科技自立自强;
主要指标;
D O I
:
10.16304/j.cnki.11-3952/f.2021.12.007
中图分类号
: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科技自立自强更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决策部署,要准确把握其丰富内涵,明确其主要标志和发展现状,通过建立关键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科技体制改革保障体系、创新区域布局体系和创新生态体系"五大支撑体系"予以加快推进。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4+135 +13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自立自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思路的转变
曾宪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曾宪奎
[J].
广西社会科学,
2021,
(08)
: 18
-
24
[2]
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战略与实践逻辑
张学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张学文
陈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陈劲
[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
(05)
: 769
-
770
[3]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求与战略措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旭东
[J].
清华管理评论,
2021,
(05)
: 54
-
63
[4]
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沿革、现实路径与制度保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子晨
郭江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郭江江
[J].
甘肃理论学刊,
2021,
(02)
: 14
-
20
[5]
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陈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曦
卞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卞靖
[J].
中国经贸导刊,
2021,
(05)
: 44
-
47
[6]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阳镇
尹西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不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尹西明
[J].
当代经济科学,
2021,
43
(01)
: 1
-
9
[7]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变化与中国位势研究
陈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曦
[J].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09)
: 77
-
91+102
[8]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N]. 任晓刚,张惠娜.科技日报. 2021 (006)
[9]
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N]. 丁茂战.经济日报. 2021 (010)
[10]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N]. 吕薇.经济日报. 2020 (011)
←
1
2
→
共 13 条
[1]
自立自强:我国技术创新战略思路的转变
曾宪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曾宪奎
[J].
广西社会科学,
2021,
(08)
: 18
-
24
[2]
科技自立自强的理论、战略与实践逻辑
张学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张学文
陈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陈劲
[J].
科学学研究,
2021,
39
(05)
: 769
-
770
[3]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要求与战略措施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高旭东
[J].
清华管理评论,
2021,
(05)
: 54
-
63
[4]
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沿革、现实路径与制度保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子晨
郭江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郭江江
[J].
甘肃理论学刊,
2021,
(02)
: 14
-
20
[5]
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陈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曦
卞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卞靖
[J].
中国经贸导刊,
2021,
(05)
: 44
-
47
[6]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劲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阳镇
尹西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不详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尹西明
[J].
当代经济科学,
2021,
43
(01)
: 1
-
9
[7]
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变化与中国位势研究
陈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
陈曦
[J].
宏观经济研究,
2020,
(09)
: 77
-
91+102
[8]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N]. 任晓刚,张惠娜.科技日报. 2021 (006)
[9]
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新发展格局[N]. 丁茂战.经济日报. 2021 (010)
[10]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N]. 吕薇.经济日报. 2020 (011)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