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南部大巴山区碘的分布规律与克汀病

被引:5
作者
雒昆利
潘云唐
王五一
谭见安
李海蓉
李日邦
王丽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西安科技学院地质系,西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
关键词
碘; 分布规律; 克汀病; 陕西南部; 大巴山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99 [地方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通过对陕西南部大巴山地区的基岩、土壤、作物、泉水及地表水中含碘量和分布规律的研究 ,发现本区环境中碘的分布很不均衡 ,变化较大 ,包括从极低碘到高碘的多种情况 .本区主要分布的早古生代地层均富碘 ,岩石的含碘量为 0 .7~ 1 .9mg/kg .在山坡坡度较缓的基性火成岩分布区的基岩、土壤、作物均富碘 ,一般为 1 .4~ 0 .9mg/kg .土壤的含碘量为 0 .2~ 2 .2mg/kg ;土豆的含碘量为 8~ 1 80 μg/kg .由于长期的风化剥蚀 ,大巴山区大多数地区的土壤和作物缺碘 ,特别是碳酸盐岩分布区以及高大山头上部的土壤和作物均缺碘 .土壤和作物中含碘量与其分布区的基岩的岩性和含碘量以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同时本区克汀病的分布和发病率与环境中碘的含量和分布也密切相关 .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医学地理学概论.[M].聂树人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2]  
环境医学.[M].宋广舜等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