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冀张薯8号为材料,采用相同行距、不同株距种植,研究不同密度(37 500、52 500、67 500、82 500株/hm2)对马铃薯株高、SPAD值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马铃薯株高在盛花期前的增长量基本一致,但在终花期后,52 500株/hm2密度下的马铃薯株高增长量最小;在盛花期前,随着密度增加叶片SPAD值逐渐升高,达峰值后呈下降趋势,在成熟期,52 500株/hm2密度下的SPAD值最低;收获后测产,52 500株/hm2密度下马铃薯结薯数和大薯数均最多,且商品率最高,与其他种植密度相比可提高马铃薯的总产量和商品薯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