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不同轮作施肥对土壤有机氮分解特征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
刘晓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陕西杨陵
刘晓宏
郝明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陕西杨陵
郝明德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兰州,陕西杨陵
来源
:
土壤与环境
|
2000年
/ 02期
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关键词
:
长期轮作施肥;
pH;
矿化势;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147.2 [施肥];
学科分类号
:
0903 ;
摘要
:
在各长期轮作施肥系统中,耕层土壤矿化培养过程的pH及剖面矿化势的变化,说明了长期不同的轮作和施肥方式引起土壤有机氮数量和性质的变化。pH变化具有一共同特征,在0~4 周,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后期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向微碱性环境发展。各处理的剖面矿化势的变化反映了有机氮可矿化数量的改变。小麦连作施肥和苜蓿连作施肥均说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有机氮水平有较好的提高作用。粮豆轮作3 a对土壤供氮能力的提高作用大于粮饲轮作4 a和裸地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1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