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云南普朗斑岩铜矿蚀变带成矿流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
被引:27
作者:
郭欣
[1
,2
]
杜杨松
[1
,2
]
庞振山
[1
]
李顺庭
[1
]
李青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斑岩铜矿;
蚀变分带;
成矿流体;
云南普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云南普朗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缘,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一个大中型斑岩铜矿床。该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由中心向外依次为钾硅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盘岩化带。对矿区不同蚀变带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均一温度测量和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均一温度测量结果表明,从普朗斑岩铜矿床钾硅化带到绢英岩化带再到青盘岩化带,成矿流体的平均均一温度从274.4℃到236.4℃再到203.0℃,呈明显下降趋势,可能与天水参与成矿有关。同时,激光拉曼探针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普朗斑岩铜矿床矿化期间的成矿流体属于富硫富氯流体,这种温度较高且富硫富氯的成矿流体在钾硅化带和绢英岩化带发生矿化作用将导致成矿物质强烈富集成矿。
引用
收藏
页码:465 / 471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