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36
作者
刘文耀
刘伦辉
郑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生态研究室昆明,昆明,昆明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CO2补偿点; 土壤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主要生态因子的关系,比较了它与某些农作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得到如下结果: 1.紫茎泽兰是一种阳性偏阴的C3类草本植物,其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约为40000 lx,光补偿点约为700 lx,且具有80 ppm左右的CO2补偿点。 2.紫茎泽兰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能达到23毫克CO2/平方分米·时左右,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曲线型(主峰在10时左右,次峰在16时左右)。在一年中有较长的时间,它的光合速率保持着较高的水平。 3.生长在一般菜园土上的紫茎泽兰,当土壤含水量降至17%左右时,叶片光合速率接近0:而且,受过干旱处理的紫茎泽兰植株,在恢复供水后的第三天,其光合速率只达到原来的53%。 根据以上结果,结合受紫茎泽兰危害地区干湿季分明的特点,提出干季是防除紫茎泽兰的最佳季节。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植物生理学.[M].曹宗巽;吴相钰 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 [2]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日]户刈义次 主编;薛德榕 译.科学出版社.1979,
  • [3] 紫茎泽兰在我国的分布、危害与防除途径的探讨
    刘伦辉
    谢寿昌
    张建华
    [J]. 生态学报, 1985, (01)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