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监管“双峰”模式框架再造研究

被引:2
作者
陈波
李昊匡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双峰模式; 框架再造; 央地合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成为现代金融体系构建的核心任务。近期,国家相继开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序幕,意在通过金融监管组织框架的"顶层设计"助推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发展。然而,按照金融监管"双峰"模式的标准,现行金融监管的组织框架和制度需要再调整与再完善。因此,本文从当前机构改革的已有成果出发,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构建现行金融监管的组织新框架,重新划分相关机构的职能,并提出加强金融监管央地合作的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央地关系分析大国治理的制度逻辑 [J].
张璋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04) :89-98
[2]   监管割据与审慎不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与改革 [J].
吴云 ;
史岩 .
经济问题, 2016, (05) :30-35
[3]   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效果——基于利益激励的治理逻辑 [J].
彭文斌 ;
李昊匡 .
社会科学, 2016, (05) :33-41
[4]   金融业行为监管国际模式比较与借鉴——基于“双峰"理论的实践 [J].
冯乾 ;
侯合心 .
财经科学, 2016, (05) :1-11
[5]   双峰型监管模式的现状、思路和挑战——基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视角 [J].
钟震 ;
董小君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02) :17-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