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模式比较

被引:7
作者
黄晶晶 [1 ,2 ]
张坤 [1 ,2 ]
魏朝富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农业部西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增减挂钩; “地票”; 运行程序; 运行成本; 增值收益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重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和"地票"的实质都是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但两者在运行程序和增值收益分配上还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挂钩与"地票"的区别在于:(1)挂钩中耕地是采取"先占后补"的方式,而"地票"是采取"先补后占"的方式,"地票"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更大、保护效果更好;(2)挂钩指标只能是小范围的置换,不能突破项目区的范围,而"地票"指标能够大范围、远距离的置换,其落地范围受限小、城市建设用地更集中、布局更优化、对于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更有效;(3)挂钩收益分配的主体包括农民、集体组织和当地政府,而"地票"收益主要是在农民和集体组织之间分配。因此,增减挂钩可以说是"地票"的一种特殊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79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