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bull与HCZ预测模型在聚合物驱产油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7
作者
刘朝霞 [1 ]
张禹坤 [2 ]
蒋平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技术事业部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Weibull预测模型; HCZ预测模型; 聚合物驱; 产油量预测;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7.06.012
中图分类号
TE357.4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以建立聚合物驱产油量预测方法为目的,首先分析了Weibull预测模型和HCZ预测模型的特点及其对聚合物驱产油量预测的适用性,推导了2种模型预测聚合物驱产油量的过程。应用2种预测模型可计算聚合物驱最大产油量和最大产油量出现的时间、不同时刻的聚合物驱产油量、累积产油量、聚合物驱阶段采出程度等指标。现场应用证实,HCZ预测模型与Weibull预测模型相比,对实际产油量的拟合程度高,2种模型预测的聚合物驱产油量的误差均在10%以内。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可靠,计算快,应用方便。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116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孤东油田聚合物驱工业化应用的主要做法及效果 [J].
顾永强 ;
解保双 ;
魏志高 ;
沈华 ;
苏莉 ;
季东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89-92+111
[2]   聚合物驱油开发指标预测模型 [J].
石成方 ;
肖伟 ;
王凤兰 .
石油学报, 2005, (05) :82-84+88
[3]   聚合物驱增油规律的量化方法 [J].
王健 ;
黎锡瑜 ;
杨兆中 ;
陈祖华 ;
鲁红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1) :61-62+65
[4]   飞雁滩油田注聚动态特征及效果分析 [J].
王少军 ;
郑书通 ;
毕勇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S1) :73-74
[5]   广义翁氏与瑞利模型在聚合物驱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J].
孙强 ;
邓兵 ;
马丽梅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3, (05) :58-59+77
[6]   Weibull预测模型与乙型水驱曲线的联解法 [J].
陈元千 ;
赵庆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0, (05) :405-407+448
[7]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储量的Weibull模型(为纪念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40周年而作) [J].
陈元千,胡建国 .
新疆石油地质, 1995, (03) :250-255+287
[8]   预测油气田产量的新模型 [J].
胡建国 ;
陈元千 ;
张盛宗 .
石油学报, 1995, (01) :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