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研究

被引:5
作者
车亮亮
韩雪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心村; 生态旅游整治模式; 区域适宜性评价;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2.12.084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土地空心、基础设施空心、人口空心、产业空心方面解析了空心村的形成,分析了空心村的危害。总结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因素,根据影响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的限制因素,以及可操作性、科学性、通用可比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建立层次结构的基础上,构造判断矩阵,进而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分级量化,最后确定了空心村生态旅游整治模式区域适宜性分级标准。
引用
收藏
页码:7253 / 72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2]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李君 ;
李小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70-175
[3]   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的再思考 [J].
卢向虎 ;
杨延梅 ;
蒋宗杰 .
农村经济, 2005, (06) :26-27
[4]   中国城市周边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J].
吴必虎 ;
黄琢玮 ;
马小萌 .
地理科学, 2004, (06) :757-763
[5]   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 [J].
郑群明 ;
钟林生 .
旅游学刊, 2004, (04) :33-37
[6]   晋中平原地区农村聚落扩展分析 [J].
冯文勇 ;
陈新莓 .
人文地理, 2003, (06) :93-96
[7]   基于GIS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分析 [J].
田光进 .
遥感信息, 2003, (02) :32-35
[8]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现象及其对策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J].
薛力 .
城市规划, 2001, (06) :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