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益保护前置:刑法对食品安全保护的路径选择——以帮助行为正犯化为研究视角

被引:20
作者
姜敏 [1 ,2 ]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法益保护前置; 帮助行为; 正犯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103 ;
摘要
食品安全领域犯罪频发,我国规制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法网粗疏,致使诸多引发食品安全风险的帮助行为规制遭遇困境。发达国家如美、德、日等国的刑法,通过将帮助行为正犯化等路径实现法益保护前置,建构了从农田到餐桌的严密刑事法网,有力地保护了食品安全。我国刑法对侵害食品安全的帮助行为,立法上没有进行直接惩罚,实践中即使有帮助行为涉嫌食品安全犯罪,也是依据共犯等理论进行惩罚。食品安全保护的重要性、帮助行为的高风险性、惩罚帮助行为的依附性、帮助行为正犯化的可行性,决定了我国刑法应以刑事法治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为前提,考量帮助行为和实质损害之间的规范关联性、帮助行为与实质损害行为的因果关系、帮助行为的风险系数等,在附条件情况下实现食品领域高风险帮助行为正犯化,严密食品安全保护刑事法网,保护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刑法应对社会风险之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J].
齐文远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3-6
[2]   “风险刑法”与刑法风险:双重视角的考察 [J].
陈兴良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1-15
[3]   “风险刑法”的风险及其控制 [J].
刘明祥 .
法商研究, 2011, 28 (04) :16-19
[4]   风险社会的刑事政策与刑法 [J].
卢建平 .
法学论坛, 2011, 26 (04) :21-25
[5]   风险社会中传统刑法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J].
利子平 .
法学论坛, 2011, 26 (04) :26-32
[7]  
“共犯正犯化”立法模式正当性评析.[J].陈毅坚;孟莉莉;.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0, 02
[8]   风险社会中刑法范式之转换——以隐私权刑法保护切入 [J].
王立志 .
政法论坛, 2010, 28 (02) :82-93
[9]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J].
陈晓明 .
法学研究, 2009, 31 (06) :52-64
[10]  
刑法的边界——马普外国与国际刑法研究所最新刑法研究项目的基础和挑战.[J].乌尔里希·齐白;周遵友;.刑法论丛.2008,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