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龙门林场夏季啮齿类的群落结构及其年变化

被引:9
作者
宋杰
毕中霖
张正旺
潘超
郭冬生
张雁云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
[2] 北京
[3]
关键词
啮齿类; 群落结构; 捕获率;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37 [啮齿目]; Q958.1 [动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84— 1999年的啮齿类的调查和监测资料 ,对该地区的小型啮齿类群落结构及其年变化进行了分析 .共捕获啮齿类动物 9种 ,大林姬鼠 (Apodemusspeciosus)和社鼠 (Rattusconfucianus)是本地的优势种 ,黑线姬鼠 (A .agrarius)、褐家鼠 (Rattusnorvegicus)、小家鼠 (Musmusculus)、大仓鼠 (Cricetulustriton)和棕背 鼠平(Clethrionomysrufocanus)为常见种 .在不同年份之间啮齿类的种群密度具有明显的波动 ,但年际动态周期性不明显 (s <0 5) .总的相对密度与大林姬鼠 (r =0 795,P <0 0 1)、黑线姬鼠 (r =0 74 1,P <0 0 1)和社鼠 (r =0 935,P <0 0 1)的相对密度呈正相关 .阔叶林、居民点与针叶林群落之间的多样性都有明显的差异 (P <0 0 5) ,而群落之间的均匀性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东灵山地区春夏季鸟类群落研究 [J].
张晓辉 ;
张正旺 ;
宋杰 ;
李磊 ;
毕中霖 ;
付兴江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677-682
[2]   锡林郭勒草原布氏田鼠数量的周期性和啮齿动物群落的演替 [J].
李仲来 ;
刘天驰 .
动物学研究, 1999, (04) :3-5
[3]   阿拉山口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 [J].
张大铭 ;
姜涛 ;
马合木提 ;
艾尼瓦尔 ;
王建明 ;
黎唯 .
兽类学报, 1998, (02) :75-76+57
[4]   豫西黄土高原农作区鼠类群落动态:时空尺度格局的初步分析 [J].
赵亚军 ;
王廷正 ;
李金钢 ;
张越 ;
邰发道 ;
张菊祥 .
兽类学报, 1997, (03) :38-44
[5]   布氏田鼠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年际动态及周期性初步分析 [J].
房继明,孙儒泳 .
动物学杂志, 1994, (06) :35-37
[6]   草原灭鼠后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J].
侯希贤 ;
董维惠 ;
周延林 ;
杨玉平 ;
张耀星 ;
薛小平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1993, (04) :271-274
[7]   北京地区的兽类区系及生态地理特征 [J].
张洁 .
兽类学报, 1984, (03) :187-195
[8]  
中国啮齿类[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黄文几等 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