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准噶尔盆地四棵树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车排子凸起油气聚集的贡献
被引:38
作者:
张枝焕
[1
]
向奎
[2
]
秦黎明
[1
,3
]
庄文山
[2
]
席伟军
[1
,2
]
赵双丰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3] 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四棵树凹陷;
烃源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对比;
侵染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632 [地球化学勘探];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四棵树凹陷主要分布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3套潜在烃源岩,其中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部分为Ⅱ2型,生烃潜力较高;三工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明显偏差,生烃潜力较低;西山窑组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但由于受西山窑组沉积末期构造抬升导致地层剥蚀的影响,烃源岩厚度较小,总体上生烃条件较差;白垩系烃源岩在四棵树凹陷最大厚度可达300 m,处于低熟阶段,生烃潜力较小;古近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好,但成熟度偏低,生烃条件较差。侏罗系八道湾组烃源岩处于主要生油阶段;白垩系烃源岩已达到生烃门限,处于低熟—中等成熟阶段;古近系烃源岩成熟度偏低,目前仍处于未熟到低熟阶段。油源对比表明,四棵树凹陷北部斜坡及车排子凸起带原油主要来源于四棵树凹陷及沙湾凹陷侏罗系烃源灶,后期受到白垩系低熟油源灶的侵染,古近系烃源岩的油源贡献有限。
引用
收藏
页码:326 / 337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