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人文关怀:社会工作的本质新释

被引:20
作者
尹保华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社会工作; 社会建构理论; 以人为本;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9.04.019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从社会建构理论的视角来看,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处境化的,是在不断地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是集多种因素、力量或动力逐渐建构、发展、论述出来的。高度的人文关怀是社会工作应有的本质内涵,这一本质内涵的确认有利于当代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以"高度人文关怀"来诠释社会工作之本质的论述,主要依据在于:人文关怀孕育于现代社会工作的历史演化之中和蕴涵于专业社会工作的"金三角"之中,而人文关怀的本质建构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依据,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烈诉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3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人文关怀 [J].
刘明 .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2) :7-12
[2]   社会工作在中国急剧转变时期的定位——以科学方法处理社会问题 [J].
曾家达 ;
殷妙仲 ;
郭红星 .
社会学研究, 2001, (02) :63-67
[3]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 [J].
夏学銮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1) :140-147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进展[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赵存生, 2007
[5]  
社会工作实务[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CharlesH.Zastrow)等著, 2005
[6]  
社会工作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李迎生主编, 2004
[7]  
华人社会工作本质的初探. 王思斌. 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