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我国新时期意识形态安全的制度构建

被引:7
作者
杨化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学说; 意识形态宣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当今世界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国家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同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间的利益竞争、意识形态斗争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安全是现代社会重要的安全因素,构建科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有利于营造更好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促进社会发展。本文从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现实困境入手,详细阐述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体系。通过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深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保持党对新闻宣传的领导作用、改变意识形态的语言表达形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保障意识形态安全法律建设是这一制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入世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J].
张波 .
国家安全通讯, 2002, (11) :34-36
[2]   关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概念 [J].
牟正纯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 (03) :60-62
[3]  
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究.[M].罗洪铁; 主编.人民出版社.2005,
[4]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英)约翰·B.汤普森(JohnB.Thompson)著;高銛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
[5]  
国家安全法学.[M].李竹;吴庆荣著;.法律出版社.2004,
[6]  
政治与人.[M].(日)加藤节著;唐士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  
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王长江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8]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张耀灿;陈万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  
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美)杰里尔·A.罗赛蒂(JerelA.Rosati)著;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