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中的重要性

被引:7
作者
张艳玲
肖大威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载体; 村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正>当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的评选与保护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保护措施与政策,但这些政策与措施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不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名村镇保护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2+65 +6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建筑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因素探析.[D].赵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09
[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 [J].
赵艳喜 .
民族艺术研究, 2009, (01) :11-17
[3]   构筑开放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法探讨 [J].
李利 ;
华晨 .
城市发展研究, 2009, 16 (01) :85-89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 [J].
高小康 .
文化遗产, 2009, (01) :2-8+157
[5]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董晓萍 .
文化遗产, 2009, (01) :9-13+157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J].
巴莫曲布嫫 .
民族艺术, 2008, (01) :6-17
[7]   文化旅游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J].
张博 ;
程圩 .
人文地理, 2008, (01) :74-79
[8]   建筑生态学新论 [J].
刘伯英 ;
林霄 .
城市建筑, 2005, (10) :28-29
[9]   建筑的场所精神——西扎建筑的诠释 [J].
蔡凯臻 .
时代建筑, 2002, (04) :74-81
[10]   作为“场所”的中国古建筑 [J].
尹国均 .
建筑学报, 2000, (11) :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