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识”与“通识教育”

被引:42
作者
刘振天
杨雅文
机构
[1]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通识; 价值; 教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通识在本体论与认识论层面 ,是对常识、对科学的超越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 ,通识是对人的生命本然、终极目的与理想等意义世界的观照。在物质化与科技化的今天 ,人类需要特别关注通识。然而 ,达至通识之境并非自然自发过程 ,而是一个自为自觉过程。人类的通识 ,需要教育的参与、引导、培育和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教育学原理[M]. 甘肃教育出版社 , 胡德海著, 1998
[2]  
中国哲学简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冯友兰著, 1996
[3]  
自为的人[M].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美)弗罗姆(Fromm,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