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降水在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粒级方解石记录上的反映

被引:4
作者
洪也 [1 ]
陈秀玲 [2 ]
方小敏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系
[2]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黄土; 古土壤; 方解石; 夏季风降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含量一直被作为指示干旱和季风变化的良好指标,但其发生与夏季风降雨的关系始终没有得到明确的科学证明。通过西北黄土覆盖区到物源区现代土壤、全新世古土壤S0和末次冰期最盛期黄土L1中不同粒级方解石含量的系统分析,揭示出中、粗粒级方解石含量少、变化小和无规律性,而<2μm粒级的细粒方解石含量高、变化大,且规律性强。现代土壤和古土壤S0淋溶层中的细粒方解石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大而降低,黄土L1中方解石的含量变化则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与方解石总量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类似。这表明细粒方解石含量是导致方解石总量和碳酸盐含量变化的主体,代表了成壤时期形成的次生方解石,反映了成壤作用的强度和夏季风降水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天山黄土记录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形成演化 [J].
史正涛 ;
宋友桂 ;
安芷生 .
中国沙漠, 2006, (05) :675-679
[2]   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 [J].
杨东 ;
方小敏 ;
董光荣 ;
金炯 ;
彭子成 ;
李吉均 .
中国沙漠, 2006, (01) :6-13
[3]   黄土不同指标的古环境意义探讨 [J].
隋玉柱 .
中国沙漠, 2006, (01) :14-19
[4]   风化成壤对原始粉尘粒度组成的改造证据 [J].
孙有斌 ;
周杰 ;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沙漠, 2002, (01) :16-20
[5]   黄土的形成与气候旋回划分 [J].
赵景波 ;
岳应利 ;
杜娟 .
中国沙漠, 2002, (01) :11-15
[6]   中国黄土中的风化壳研究 [J].
赵景波 ;
黄春长 ;
岳应利 .
沉积学报, 2001, (01) :90-95
[7]   风化淋滤带地质新理论—CaCO3淀积深度理论 [J].
赵景波 .
沉积学报, 2000, (01) :29-35
[8]   黄土地层化学成分迁移深度与含量研究 [J].
赵景波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03-107
[9]   河南黄土母质褐土碳酸盐特征的研究 [J].
李宪文 ;
林琪 ;
魏克循 .
土壤通报, 1997, (06) :26-28
[10]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oess carbonate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bonates[J]. 陈骏,仇纲,杨杰东.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