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非农就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省16个贫困县(市)为例

被引:14
作者
唐玉凤 [1 ]
黄如兰 [2 ]
吴娜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
[2]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农村弱势群体; 非农就业; 对策;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8.06.022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村弱势群体是指在农村社会生活中,由于各种内在或外在原因造成经济水平低下,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居民的集合体。在我国目前农村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农村弱势群体弱势的形成,与其自身的文化素质有关,更与他们接受职业教育特别是非农职业教育状况密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由于他们的基础文化素质差,非农职业教育水平低,导致了其非农就业水平和个人收入低以及家庭生活贫困。只有通过大力宣传非农职业培训、构建科学的培训信息系统、提高培训质量和完善培训保障体系等措施,才有可能让更多的农村弱势群体接受非农职业培训,实现非农就业,尽快脱贫致富。
引用
收藏
页码:973 / 97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现状与对策 [J].
唐玉凤 ;
黄如兰 ;
赵本纲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3) :337-339
[2]   海南扶贫纪实 [J].
张梅芳 .
中国经济周刊, 2006, (16) :37-38
[3]   农户经济非农化与农民增收 [J].
闫玄梅 ;
元新娣 ;
史清华 .
生产力研究, 2005, (04) :37-39
[4]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通知[J]. 河南政报. 2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