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减排贡献及潜力探究

被引:19
作者
冯宗宪
高赢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区域差异; 拓展的STIRPAT; 面板回归; 碳减排贡献及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运用拓展的STIRPAT模型对1995—2016年中国四大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实证探究,同时基于脱钩分析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以揭示各地区历史碳减排贡献、潜力及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等对全国及各地区碳排放而言均为稳定且重要的影响力量,且对不同碳排放水平地区这些作用力表现差异明显;(2)外贸仅为驱动东北与东部地区碳排放增长的显著力量;(3)表征技术效应的能源消费结构,仅对东部地区发挥了符合理论预期的抑制力作用,而碳强度则没有发挥出理想的技术溢出效应;(4)样本期间,各地区平均碳减排贡献及平均碳减排潜力大小均依次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差异及驱动因素研究 [J].
张馨 .
干旱区地理, 2018, 41 (05) :1115-1122
[2]   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J].
孙金彦 ;
刘海云 .
城市问题, 2016, (07) :75-80
[3]   基于STIR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及趋势预测 [J].
黄蕊 ;
王铮 ;
丁冠群 ;
龚洋冉 ;
刘昌新 .
地理研究, 2016, 35 (04) :781-789
[4]   中国碳排放效率、减排潜力及实施路径分析 [J].
丰超 ;
黄健柏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8 (04) :1-12
[5]   我国碳排放增长分阶段驱动因素研究 [J].
朱帮助 ;
王克凡 ;
王平 .
经济学动态, 2015, (11) :79-89
[6]   基于EIO-LCA的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碳减排潜力分析 [J].
吴常艳 ;
黄贤金 ;
揣小伟 ;
徐国良 ;
於冉 ;
李丽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04) :43-51
[7]   基于STIRPAT模型的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J].
马宏伟 ;
刘思峰 ;
赵月霞 ;
马开平 ;
袁潮清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5, 34 (02) :243-253
[8]   中国工业碳减排潜力估算 [J].
郭朝先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 (09) :13-20
[9]   云南省生产部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MDI模型 [J].
杨红娟 ;
李明云 ;
刘红琴 .
经济问题, 2014, (02) :125-129
[10]   化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分析模型及应用 [J].
顾佰和 ;
谭显春 ;
池宏 ;
王艳艳 .
中国管理科学, 2013, 21 (05) :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