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花草在酸性红壤中磷吸收效率及其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初探

被引:14
作者
杨茂
严小龙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营养遗传研究室!广州
[2] 不详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红壤; 柱花草; 磷效率; 基因型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本文通过盆栽及水培试验对桂花草地上部、根部形态、根际酸化及根、叶酸性磷酸酶活性等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对柱花草基因型适应低磷的机制进行研究,为选育磷高效率基因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酸性低磷红壤区,供试的十三个桂花草品种在株高、分枝数、主根长、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及根际酸分泌等方面差异明显。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生物量与株高、分校数、主根长和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等形态特征间相关关系明显。在低磷区,根际酸化能力与植株吸磷量之间相关关系显著,表明报际酸化有利于柱花草对磷的吸收。根部和叶部磷酸酶活性与缺磷条件下地上部生物量和植株吸磷量之间无显著相关,进而表明桂花草的磷效率主要是由吸收效率所决定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山东农学院;西北农学院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2]   THE INFLUENCE OF PHOSPHATE NUTRITION ON H-ION EFFLUX FROM THE ROOTS OF YOUNG RAPE PLANTS [J].
MOORBY, H ;
WHITE, RE ;
NYE, PH .
PLANT AND SOIL, 1988, 105 (02) :247-256
[3]   PROTEOID ROOT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IN LUPINUS-ALBUS [J].
GARDNER, WK ;
PARBERY, DG ;
BARBER, DA .
PLANT AND SOIL, 1981, 60 (01) :143-147
[4]   根际动态过程与植物营养 [J].
张福锁 ;
曹一平 .
土壤学报, 1992, (03) :23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