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物种数量及多样性特征

被引:12
作者
张建利 [1 ,2 ]
柳小康 [1 ]
沈蕊 [1 ]
施雯 [1 ]
张志明 [1 ]
周睿 [1 ]
欧晓昆 [1 ]
机构
[1]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被植物学研究所
[2] 贵州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草地群落; 数量特征; 物种多样性;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0.07.038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特性、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密度自上游至下游显著增加(F=5.226;P≤0.01)。金沙江干流河谷内植物分布受经向的影响较大,纬向对河谷内植物群落影响较小,河谷间影响较大。草地植物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同时扭黄茅种群密度沿着河谷走向逐渐增加,但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渐降低。②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东川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以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为主。③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分析发现,群落丰富度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eilow均匀性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519 / 15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干热河谷主要植被恢复树种蒸腾作用 [J].
段爱国 ;
张建国 ;
张守攻 ;
张俊佩 ;
王军辉 ;
何彩云 ;
李燕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691-6701
[2]   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草地封育过程中土壤种子库时空特征 [J].
张建利 ;
毕玉芬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4) :1427-1432
[3]   浅议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J].
拜得珍 ;
潘志贤 ;
纪中华 ;
杨艳鲜 ;
方海东 ;
廖承飞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04) :50-51
[4]   金沙江干热河谷山地植被恢复区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研究(英文) [J].
罗辉 ;
王克勤 .
生态学报, 2006, (08) :2432-2442
[5]   云南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性研究 [J].
赵琳 ;
郎南军 ;
郑科 ;
彭明俊 .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3) :114-117
[6]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初探 [J].
牛青翠 ;
王龙 ;
李靖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04) :39-41
[7]   元谋干热河谷山地植被修复区土壤种子库研究 [J].
罗辉 ;
王克勤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 (01) :87-91
[8]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J].
张金盈 ;
徐云 ;
苏春江 ;
刘兴亮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6) :105-108
[9]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技术及生态效应——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王道杰 ;
崔鹏 ;
朱波 ;
王玉宽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5) :95-98
[10]   金沙江干热河谷人工植被土壤水环境 [J].
王克勤 ;
沈有信 ;
陈奇伯 ;
王震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80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