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马克思幸福观的发展轨迹

被引:4
作者
马瑞丽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幸福思想; 发展轨迹; 无产阶级; 斗争;
D O I
10.16101/j.cnki.cn32-1749/z.2010.03.010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马克思的内心深藏着普罗米修斯情怀,关注全人类的幸福是马克思自中学时代就明确的目标。从注重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到重视伊壁鸠鲁的偶然性,马克思发现了实现幸福的能动力量;从关注政治斗争背后的物质利益到扬弃费尔巴哈的人本唯物主义,马克思发现了现实人幸福的前提——人本质的全面占有;从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哲学共产主义到形成自己的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找到了实现全人类幸福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马克思幸福思想的发展轨迹在其对自由主义、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空想社会主义、哲学共产主义等的批判扬弃中显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安启念;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3]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发展的历程.[M].章海山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