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上游山区近50年蒸散变化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29
作者
张瑞钢
莫兴国
林忠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域蒸散; 影响因子; 趋势分析; 滹沱河;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05.017
中图分类号
P339 [水文循环与水文气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准确估计流域蒸散,掌握其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子,对科学认识流域水文循环规律以及管理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傅抱璞年蒸散量公式计算滹沱河上游山区及其子流域1958-2007年逐年蒸散量,并利用Mann-Kendall-Sneyers等方法分析了流域蒸散趋势和突变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滹沱河流域傅抱璞公式能够较好的拟合蒸散。50 a来全流域及各子流域年均蒸散呈下降趋势。降水对蒸散起控制作用,相对湿度在流域部分地区显著影响蒸散(α=0.05)。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1961~2008年山东省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趋势分析 [J].
姜德娟 ;
李志 ;
王昆 .
地理科学, 2011, 31 (09) :1118-1124
[2]   黄土高原陆地表层作物生长季最大可能蒸散量的变化特征 [J].
姚玉璧 ;
王润元 ;
杨金虎 ;
陆登荣 ;
肖国举 ;
王洋 ;
刘林春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89-995
[3]   三江平原挠力河上游径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素 [J].
刘贵花 ;
栾兆擎 ;
阎百兴 ;
高常军 .
地理科学, 2011, 31 (08) :952-957
[4]   基于GAME-Tibet IOP的青藏高原蒸散研究 [J].
张小磊 ;
杨梅学 .
地理科学, 2010, 30 (06) :929-935
[5]   长江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趋势 [J].
王艳君 ;
姜彤 ;
刘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1079-1088
[6]   近50年鄱阳湖流域实际蒸发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J].
刘健 ;
张奇 ;
许崇育 ;
翟建青 ;
靳晓莉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2) :139-145
[7]   东江流域实际蒸发量与蒸发皿蒸发量的对比分析 [J].
谢平 ;
陈晓宏 ;
王兆礼 ;
谢毅文 .
地理学报, 2009, 64 (03) :270-277
[8]   蒸发互补关系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机理 [J].
杨汉波 ;
杨大文 ;
雷志栋 ;
孙福宝 ;
丛振涛 .
中国科学(E辑:技术科学), 2009, (02) :333-340
[9]   近45年来降水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 [J].
李子君 ;
李秀彬 .
地理科学, 2008, 28 (06) :809-813
[10]   青藏高原与中国其他地区气候突变时间的比较 [J].
丁一汇 ;
张莉 .
大气科学 , 2008, (04) :79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