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介话语权重构

被引:5
作者
陈赛男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媒介话语权; 公共意识; 话语均衡;
D O I
10.13556/j.cnki.dncb.cn35-1274/j.2010.10.020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媒介话语权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权力。因而,在传播实践中,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各组织、利益集团都在积极争夺对媒介话语权的控制,从而导致话语均衡的理想状态很难形成。尤其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来自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控制成为制约话语均衡的主导力量,媒介话语权也因此一度沦为"政府代言人"或"经济创收者"。为此,本文提出的重构媒介话语权仍以寻求话语均衡为目标,认为媒介话语权应该回归公共权利的本质,自觉地代表公众利益,为公众服务。也就是说,媒介话语的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媒体、公众的公共意识的树立。事实上,媒介话语权均衡状态的建构不仅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也是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推动。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角色研究——以矿难报道为例 [J].
岳璐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2) :139-142
[2]   新闻传播环境与话语权的关系探析 [J].
李勤 ;
丁洁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4)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