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对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影响的高分辨率数值试验

被引:27
作者
石英 [1 ]
高学杰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气候变化; 中国东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 [气候的形成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使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单向嵌套NASA/NCAR的全球环流模式FvGCM的输出结果,对中国东部地区进行了在实际温室气体浓度下当代1961~1990年和在IPCC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21世纪末期2071~2100年各30年时间长度,水平分辨率为20 km的气候变化模拟试验。首先分析全球和区域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当代气候的模拟情况,结果表明全球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气温的总体分布型模拟较好,但存在冷偏差,区域模式在对这个冷偏差有所纠正的同时,提供了气温地理分布更详细的信息。全球模式模拟的年降水中心位于长江流域,与观测差别较大,区域模式对此同样也有改进,降水高值区主要位于区域南部,并表现出较强的地形强迫特征。区域模式的模拟结果还表明,至21世纪末期,在温室效应作用下,中国东部的气温将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的升高值在2.7~4.0℃之间,其中北部升温大于南部,冬季升温大于夏季。冬季升温表现出明显的随纬度增加而增加的分布型。模拟区域内年平均降水将增加,增加值一般在10%以上,部分地区达到30%。降水增加在夏季较明显,区域内以普遍增加为主,冬季降水自山东半岛至湖南地区将减少,其他地区增加。此外,对夏季高温日数和冬季低温日数及年平均大雨日数的变化也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06 / 101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RegCM3对东亚环流和中国气候模拟能力的检验 [J].
张冬峰 ;
欧阳里程 ;
高学杰 ;
赵宗慈 ;
PAL Jeremy S ;
GIORGI Filippo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5) :444-452
[2]   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地区温度和降水的长期模拟比较 [J].
冯锦明 ;
符淙斌 .
大气科学, 2007, (05) :805-814
[3]   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 [J].
高学杰 ;
徐影 ;
赵宗慈 ;
Jeremy SPAL ;
Filippo GIORGI .
大气科学, 2006, (02) :185-192
[4]   Climate Change Projecti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by the NCC/IAP T63 Model with SRES Scenarios [J].
徐影 ;
赵宗慈 ;
罗勇 ;
高学杰 .
ActaMeteorologicaSinica, 2005, (04) :407-417
[5]   基于LASG/IAP大气环流谱模式的气候系统模式 [J].
周天军 ;
王在志 ;
宇如聪 ;
俞永强 ;
刘屹岷 ;
刘海龙 ;
包庆 ;
王鹏飞 ;
李薇 ;
吴国雄 ;
吴统文 .
气象学报, 2005, (05) :702-715
[6]   亚洲区域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的进展 [J].
符淙斌 ;
王淑瑜 ;
熊喆 ;
冯锦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4, (02) :225-239
[7]   实况海温强迫的CCM3模式对中国区域气候的模拟能力 [J].
高学杰 ;
林万涛 ;
Fred Kucharsky ;
赵宗慈 .
大气科学, 2004, (01) :78-90
[8]   区域气候模式对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地区气候变化的数值模拟(英文) [J].
高学杰 ;
赵宗慈 ;
丁一汇 ;
黄荣辉 ;
Filippo Giorgi .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 (06) :1224-1230
[9]   一个有限区嵌套细网格模式的设计及预报结果检验 [J].
周天军,钱永甫 .
热带气象学报, 1995, (04) :342-353
[10]   Mid-Century Ensemble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for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J].
L. Ruby Leung ;
Yun Qian ;
Xindi Bian ;
Warren M. Washington ;
Jongil Han ;
John O. Roads .
Climatic Change, 2004, 62 :7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