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社会学视域下敏感热点舆情演化动力机制探析

被引:8
作者
余红 [1 ]
马雪怡 [1 ]
李瑞芳 [1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2]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敏感热点舆情; 社会情感; 善治;
D O I
10.19425/j.cnki.cn15-1019/g2.2018.01.024
中图分类号
C912.6 [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我国敏感热点舆情频繁发生且掺杂了大量的社会情感,从社会情感的视角分析现阶段敏感热点舆情的发生演化动力机制,具有一定的意义。转型中国的社会结构张力使得社会情感(结构性怨恨)酝酿,这是敏感热点舆情演化的内源动力机制,决定了舆情事件的敏感度;多媒体借助悲情/狂欢话语策略,以及片段式框架策略进行情感动员,使得社会情感共振激化;公权力危机传播(应对速度以及应对方式)起到了社会情感调控作用。多媒体动员和公权力危机传播是舆情演化态势演化的外源动力机制,决定了舆情事件的热度。鉴于情感在当代中国热点舆情中关键性的动力作用,研究从"善治"的视角提出敏感热点舆情的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社会冲突性议题的媒介建构与话语政治:以国内系列反“PX”事件为例 [J]. 夏倩芳,黄月琴.&nbsp&nbsp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0(00)
[2]   情感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J].
王鹏 ;
侯钧生 .
社会, 2005, (04) :70-87
[3]  
决策心理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庄锦英, 2006
[4]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鼎新著, 2006
[5]  
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著, 2003
[6]  
治理与善治[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俞可平主编, 2000
[7]  
社会的构成[M]. 三联书店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1998
[8]  
Mobile Civil Society in Asia [J] . Jack Linchuan Qiu.&nbsp&nbspJavnost - The Public . 200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