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审视

被引:4
作者
毋兆鹏
机构
[1] 不详
[2]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地理系
[3] 不详
关键词
绿洲稳定性; 理论; 评价; 审视; 展望;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8.10.013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绿洲系统是干旱区的脆弱系统,争取绿洲系统向稳定性、有序化方向发展是干旱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追求的基础目标。文章从绿洲稳定性概念、绿洲稳定性研究的主要内容、绿洲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和绿洲稳定性评价方法四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绿洲稳定性研究领域国内外的代表性观点,系统介绍了绿洲稳定性评价研究的热点领域、争论的观点和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绿洲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干旱内陆河区绿洲演化警戒线及其应用研究 [J].
王海锋 ;
王忠静 ;
雷志栋 ;
廖丽君 ;
张铁林 .
水力发电学报, 2006, (04) :34-39
[2]   基于GIS的绿洲空间发育适宜性研究模型的设计 [J].
崔卫国 ;
穆桂金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18-121
[3]   现代绿洲稳定性评价——以新疆阜康绿洲为例 [J].
周跃志 ;
潘晓玲 ;
吕光辉 ;
刘建平 ;
肖英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03) :178-181
[4]   基于3S技术的绿洲荒漠过渡带生态环境的安全研究 [J].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
克力木·买买提 ;
阿布都热和曼 ;
瓦哈甫 ;
何秉宇 ;
阿不都海力力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3) :104-109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艾比湖沿岸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及对策 [J].
陈强 ;
陈正江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2) :33-35
[6]   黑河绿洲可持续发展水平诊断与实力评估 [J].
李凡 ;
李森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49-53
[7]   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曹宇 ;
欧阳华 ;
肖笃宁 ;
陈高 .
地理研究, 2005, (01) :130-139+164
[8]   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J].
仲嘉亮 ;
谢勇 ;
朱海涌 .
干旱环境监测, 2004, (04) :203-207
[9]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J].
刘振波 ;
赵军 ;
倪绍祥 .
干旱区地理, 2004, (04) :580-585
[10]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预警中的应用——以酒泉绿洲为例 [J].
刘普幸 ;
李筱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4, (05) :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