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牧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被引:31
作者
吕晓英
吕胜利
机构
[1] 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甘肃兰州
[3] 甘肃兰州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气候暖干化; 动态模拟; 生态公共产品; 草地生态功能区;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03.02.031
中图分类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西部的内蒙古、西藏、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等 6个省区是我国的主要牧区。我国主要牧区天然草地的状况 ,不仅直接影响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兴衰 ,而且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会影响南亚地区的繁荣。然而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我国主要牧区普遍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多 ,不少地方降水量减少 ,导致环境恶化 ,草地“三化”严重 ,鼠害猖獗 ,草地生产力下降 ,已严重影响到牧区的生存和发展。为此 ,本文以青海省青南地区、甘肃省甘南州、四川省甘孜和阿坝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及新疆伊犁地区为代表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扼要叙述了牧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点探讨了出现上述问题的自然和制度两大根本原因 ,特别是通过大量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 ,揭示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主要牧区气候的暖干化趋势及其对牧区造成的影响 ,展望了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前景 ,并从经济学的“外部性”、“生态公共产品”和草地生态功能区的角度提出了国家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19+123 +12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草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 [J].
张智山 ;
刘天明 .
中国草地, 2001, (05) :63-68
[2]   用筑后模型估算我国植物气候生产力 [J].
侯光良 ;
游松才 .
自然资源学报, 1990, (01) :60-65
[3]  
中国土地资源.[M].李元主编;.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4]  
中国的草原.[M].李博等 著.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