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病年龄强迫症患者6种功能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3
作者
张岚
刘协和
李涛
杨彦春
胡迅
David Collier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研究所
[2] 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
[3] 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 成都英国伦敦大学精神病学研究所
[4] 成都
关键词
强迫性障碍; 血清素; 多巴胺;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 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 连锁不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9.7 [神经官能症];
学科分类号
100205 ;
摘要
目的探讨与5-羟色胺和多巴胺递质系统有关的基因在强迫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个强迫症的核心家系,按患者的发病年龄分为≤16岁组和>16岁组,应用基因扩增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和数目可变的顺向重复多态技术对强迫症核心家系在5-羟色胺2A受体基因、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0MT)基因、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等6个基因的7个位点进行传递不平衡检测和数量性状的传递不平衡检测以及DRD4基因的单体型分析。结果 (1)未发现6个功能基因与强迫症存在传递不平衡;(2)DRIY2-141C Del/Ins多态性与≤16岁组存在传递不平衡(X2=3.98,P=0.04),COMT-Val/Met多态性与>16岁组存在传递不平衡(X2=3.65,P=0.05),经相关分析,这两个位点与强迫症的发病年龄相关(DRD2:r=-0.29,P=0.002;COMT:r=-0.19,P=0.04)。结论DRD2基因和COMT基因可能与不同发病年龄的强迫症病因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三种诊断标准对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诊断比较 [J].
周茹英 ;
张远惠 ;
彭斌 ;
刘协和 ;
朱昌明 .
中华精神科杂志, 1997, (01) :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