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肉制品中沙门菌污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6
作者
周晓红
孙明华
徐佩华
徐静妤
倪春苗
陈鸣芳
机构
[1] 浙江省海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生肉; 沙门菌; 菌型分布; 耐药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5 [食品卫生与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海盐县农贸市场五类生肉制品沙门菌污染状况、菌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检验方法GB/T4789.4-2003进行检验,药敏试验采用K-B法,依据NCCLS(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判断结果。结果:2008年-2009年从357份样品中分离出31株沙门菌,总检出率为8.68%。各类生肉制品均有沙门菌检出,以生兔肉、生猪肉的沙门菌带菌率最高,阳性率达10.53%、10.19%。31株沙门菌经鉴定分为B、C、E3个群10个血清型,主要菌型为B群的鼠伤寒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构成比分别为32.26%、22.58%。药敏试验显示31株沙门菌除对头孢噻肟(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和头孢西丁(四代头孢菌素)完全敏感外,对其余19种抗生素均产生一定耐药性,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的耐药性最高,分别为54.84%、51.61%。在31株沙门菌中耐药菌株占80.65%,八重以上耐药菌株占25.81%。结论:海盐县五类生肉制品中普遍存在沙门菌污染现象,菌型分布呈多态性,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趋势。建议加强对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及生畜禽肉沙门菌监控和耐药性监测工作,以防止沙门菌耐药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和暴发流行。
引用
收藏
页码:3425 / 34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2007年自贡市食源性沙门菌菌型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崔敏莉
    林玲
    陈燕梅
    王红
    张正东
    许烈英
    何晓冬
    [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23) : 1434+1436 - 1434
  • [2] 生肉制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特征研究
    周丽萍
    巢国祥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3) : 505 - 507
  • [3] 44株食源性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吕素玲
    李秀桂
    唐振柱
    蒋震羚
    车光
    王红
    [J]. 广西预防医学, 2005, (05) : 319 - 319
  • [4] 2001年中国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主动监测研究
    王茂起
    冉陆
    王竹天
    李志刚
    姚景惠
    付萍
    杨宝兰
    徐进
    李迎惠
    [J]. 卫生研究, 2004, (01) : 49 - 54
  • [5] 浙江省272份食品沙门氏菌检测结果
    童哲
    程苏云
    梅玲玲
    [J]. 浙江预防医学, 2003, (04) : 33 - 34
  • [6] 生肉沙门菌污染状况调查
    胡慧玲
    陈伟伟
    [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2, (06) : 52 - 53
  • [7] 食源性致病菌及其耐药性
    冉陆
    [J].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2001, (05) : 480 -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