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目标规则的比较——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与中国货币政策名义锚的选择

被引:24
作者
王晓天 [1 ]
张淑娟 [2 ]
机构
[1] 招商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关键词
货币政策; 目标规则; 名义锚; 通货膨胀目标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建立一个开放经济的两国模型比较不同的货币政策目标规则,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双重隐性名义锚的情况进行分析。货币政策各种名义锚之间存在互斥性。在开放条件下,通胀目标制与汇率目标制和货币目标制相比具有相对优势。汇率改革前,中国货币政策汇率目标和货币供应量目标的双重隐性名义锚之间存在突出的矛盾和冲突,货币流通速度对经济运行的冲击比较显著。汇率改革后,通货膨胀目标作为名义锚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合理选择和努力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再论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冲突 [J].
汪洋 .
国际经济评论, 2005, (01) :39-44
[2]   实际经济时间序列的计算、季节调整及相关经济含义 [J].
夏春 .
经济研究, 2002, (03) :36-43+94
[3]  
Helmut Frisch,Sylvia Staudinger.Inflation Targeting versus Nominal Income Targeting[J].Journal of Economics,2003(2)